首页 综合 > 内容页

运城市:深化改革 优化运行 奋力提升灌区现代化建设水平

来源:百度新闻 发布日期: 2023-08-06 16:28:08

运城市是农业大市,也可以说是水利大市,依托黄河、汾河等水源,目前共建有大型灌区5处,中型灌区23处,现有水浇地617.9万亩,占全省水浇地面积近三分之一,占全市耕地面积(含果园)的三分之二,年定产粮食28.8亿公斤。农灌作用的有效发挥,事关山西“粮仓”安全,事关乡村振兴“饭碗”安全。近年来,运城市严格落实“四水四定”,系统落实水利部、省水利厅关于深化农业水价改革的决策部署,致力于提升水利服务“三农”能力,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坚持“设施完好,计量健全,逐步健全末级渠系水价管理”的思路,着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高位推动,系统谋划

优化改革顶层设计


【资料图】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基本保证。运城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保障国家水安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成立了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运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牢牢把握关键原则,精准掌握改革政策。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由水务部门牵头,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通力合作,细化职责分工,压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落地落实。

试点引领,以点带面

激发灌区发展活力

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总结试点县改革成功经验,初步建立了水价形成、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工程建设与管护、用水管理等四项机制。2017年,运城市稷山县作为全省首批改革试点县,积极探索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路径。2022年,夹马口灌区及平陆县4处中型灌区率先在全省试行第一批分类水价改革,其中平陆县改革经验被录入水利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作为可复制经验在全国推广。2023年年初,芮城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0个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试点县之一;6月份,夹马口灌区、平陆县分别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试点灌区、试点县。运城市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市27处灌区斗口以上骨干工程实现了量测水设施全覆盖,18个大中型灌区建立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先后实施了分类分档水价;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按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灌溉用水定额,把指标细化分解到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倒逼农户提升节水意识、调优种植结构;进一步完善了大中型灌区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率先完成水价改革的灌区优先享受了补贴和奖励资金。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改革面积453.75万亩,初步取得了“农户节水意识强、作物种植结构优、硬件设施配套全、水费回收比率高”的改革成效,极大地增强了灌区发展活力。

项目为王,建管并重

提升灌区治理水平

坚持“两手发力,统筹推进”,一手抓项目建设,2021年以来先后启动实施16处大中型灌区改扩建工程,总投资37.8亿元,目前落实地方专配套资金7.05亿元,对灌区渠首和水源工程、病险工程、关键输配水和排水建筑物、渠沟道等骨干灌排工程进行高质量、高标准升级改造。以节水型灌区创建为抓手,按照省水利厅关于节水型灌区创建的要求,通过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大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了取用水计量率和灌区骨干工程设施完好率,完善了取用水管理制度。北赵灌区、尊村灌区被省水利厅评选为省级节水型灌区,夹马口灌区、大禹渡灌区正在加快创建省级节水型灌区建设工作。一手抓灌区管理水平提升,坚持信息化引领,在市县两级财政落实“两费”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组织管理更加健全、安全管理更加规范、运行管理更加高效、经济管理更加优化”的管理体系,尊村灌区、北赵灌区已被评为山西省大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合格单位,其他列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5个灌区,也正在积极创建标准化规范化灌区,“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初显成效。

当前,全市水利系统正在开展“五明确、两对标”活动,“五明确”:明确管理(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手段、人员,“两对标”:一是对标中央、省、市对水利工作的要求和安排部署,是否落实到位,二是对标群众服务诉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否解决到位。通过推行月清季结年对标台账式一线工作法,对标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会后,全市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进一步夯实运城灌溉基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运城贡献。

原标题:《运城市:深化改革 优化运行 奋力提升灌区现代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供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